前言

最近偶尔会心生感慨,但想要记录些什么的时候却又提笔忘言,恰如此时此刻。好在互联网让人与世界得以连接,在此中我可以看到更多人与世事,阅尽千帆,尽尝百态。因做此篇,旨在记录在互联网上看到的令我有所感悟的文章,观墨识文,浅尝咸淡,略品其味。

十周年。

感谢无数朋友这么多年来,每天私信提醒我还有XX天就X周年了,让我每天都梦回那高考倒计时青春的年代。(咬牙切齿)
感谢无数朋友这么多年来,每天私信询问我是否还活着,让我感受到了人性的温暖。(狗头斜视)
感谢无数朋友这么多年来,每天私信和我分享他们的故事,让我可以体验不同的人生。(感恩比心)

首先是例行报告,简单概括,我还活着,身体健康,父母身体算不上好,但无大碍。只差临门一脚,就能还清债务,已经又能看见未来了,还需继续努力。

每个十年,都不过惊鸿一瞥,却是人生的一段重要旅程。
这十年对我来说,也是很特殊的一段时光。我人生中很多重要的节点刻在了这十年的里程碑里,有些剧情已经落幕,有些情节还在上演。我思考了很多关于十周年的时候我会写点什么,真到了今天,突然有点语塞,静下心来回忆这十年,发现原来想说的居然有那么多,但是大部分是和我自己相关的,不值得说,有些故事适合分享,有些故事适合深藏。去年已经说了很多关于我自己的故事了,今年就不啰嗦了。
今年只和大家分享一段话,致这个浮躁的年代:

你的身边,有些人停下,是为了告诉你一个有关人生的真相。有些人停下,是为了分享一些可以珍藏的秘密。生命皆因这些走走停停的过客而丰盛鲜活。当他们再起身,请用微笑道别。世上有许多事自己无法改变,但应努力做到改变一切能够改变的,千方百计适应一切无法改变的。风有风的自由,云有云的温柔,没必要模仿,认为快乐的,就去寻找,认为值得的,就去守候,认为幸福的,就去珍惜。最使人疲惫的不是道路的遥远,而是你心中的郁闷,最使人颓废的不是前途的坎坷,而是你自信的丧失,最使人痛苦的不是生活的不幸,而是你希望的破灭,最使人绝望的不是挫折的打击,而是你心灵的死亡。一切都会好起来的,即使不是在今天,总有一天会。

结语
每年这个时候,我都好像又回到了十年前火车上分享这个视频的夜里,又想起来对美好生活的渴望,又重燃对光明未来的向往。所以请不要私信感谢我,我只是转载了一个视频,而是我要感谢你们,这十年的陪伴。

每年说一遍,祝大家在今后的日子里,可以看到很多美好的风景,遇到很多好的人。

一世那么长,再待十年也无妨。

——世上最经典那段卡农,以前都是听录音,终于见到录像了!搞个彩蛋(=v=)_哔哩哔哩_bilibili评论区

  • 十年,对于人生而言并不漫长,但足够经历很多事情,亦足够改变一个人。我们都是在一个个十年当中逐渐蜕变,形成如今的自己。每当目睹身边曾经亲密的人逐渐远去,走向了不同的道路,他们耀眼光彩抑或了无音信,我都不禁感慨,由衷祝福,可如今的我又是否走在曾经憧憬的道路上呢。世事变迁,这个时代日新月异,每一年都会发生许多事情,战争,疫情,坠机,于时代轻如鸿毛而与我息息相关。我狼狈的追逐时代,却不知何时终会落伍,可叹,不知十年之后又会是何等光景呢。

知乎看多了仇男

微博看多了仇女

再环顾下四周的男生女生,感觉却挺好的

有阳光积极的,有木讷的,有搞笑的,有可爱的,有努力的,也有成天丧丧的

大家一起开黑,搬砖,吐槽老板

一起撸串烫火锅,搞露营弄烧烤

日常工作上的小事儿喊一声都能帮忙

团建结束回家群里的男女互道平安

需要花钱的地儿大家AA制

遇到帅哥美女都跟着流口水出主意儿

结了婚的男女同事都在愁孩子

男同事下班回家顺便接单滴滴

女同事下班回家忙着辅导孩子作业

就,感觉,都挺好

喜欢自信的男孩子

也喜欢自信的女孩子

没人骂你是普信男也没人侮辱你是奇趣蛋

都是干干净净支棱起来的年轻人

单位上的小夫妻小两口

一起存钱结婚买房的挺多

也没遇到啥高价彩礼要了几代人老命的案例

咋就到了微博知乎

深仇大恨,杀人父母掘人祖坟一样

公司一个老财务大哥说:

有些人是真的身在戾气中无法自拔,不自救,也没人救,索性胡乱扒拉,把岸边的人全拉下沼泽。

我觉得这群打拳搞对立的人就是这种想法,不但自己打拳,还会把那些不想打拳的人扣个理中客的帽子一起拉下水,然后骂你假清高,泼你一身脏水,最后告诉你,这世界就是这样,赶紧毁灭,加速毁灭。

可这个世界挺好的,生活挺好的,勤劳不一定致富但一定能脱贫,想好好生活的人也一定能安心睡觉吃的香睡得着,也有爱人相伴。

祝愿大家都能有幸福安乐的生活,老人健朗,子女平安,你们恩爱。

摘自网络,出处暂时不明

  • 用一句俗套的话来说,这是一个浮躁的时代,人们的内心充满焦虑。诸如男女对立的话题,早已见怪不怪了,但它确实放大了人们心中的焦虑,以此养富了一群人,更扭曲了一群人的思想。

    我们应该知道身边的世界并没有那么美好,它的黑暗深不见底,但也不应错过其中的善良。远离 “戾气” 的侵扰,投身于朴实的生活,不也挺好吗。

    ——————

    2022年4月,北京晚报发文“挥舞大棒的假女权是时候管管了”,随后共青团中央于微博发文“极端女权已成为网络毒瘤”,在我看来是对乱象的谴责,没想到被一群人“口诛笔伐”,太魔幻了。网络非法外之地,做事须谨言慎行,“言论自由”不代表没有底线,两败俱伤之时必有渔翁得利。